招商引资聚人才,产业强镇添动力。4月17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精神,临县城庄镇党委、镇政府召开招商引资暨实施人才振兴工作座谈会,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实干担当,持续掀起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热潮,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助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人才‘回引’计划,激发更多人才返乡创业,以实现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推动城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出更加华美的发展乐章!”镇长李振强在介绍全镇人才返乡创业、发展产业以及创优营商环境等工作时表示。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城庄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发展环境成为返乡创业青年的理想热土。近年来,城庄镇牢牢把握“党引人才”这一核心,在“用心引才、精心育才、真心留才”上精准发力,不断创优干事创业的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产业扶持体系,多措并举引才,扩大乡村人才队伍,积极引导外出创业成功青年王海燕、张峰等青年返乡创业。通过引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牵头创办以香菇为主导产业的山西菇隆农牧业有限公司、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起产业强镇项目和千亩食用菌园区建设重任。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充实基层干部人才,回引优秀青年松峪村支部书记刘保、郑家湾村支部书记郭小飞、李艳等担任村“两委”主干,实行“一肩挑”,充实了基层干部力量,建强了基层政权。支持培育本土专家东新舍窠村的刘兰平,成功种植羊肚菌成为引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型产业。返乡创业青年城庄村韩湫平、小马坊村张海峰、刘海红、赤崖会村李艳斌、太平村刘计顺,回乡牵头成立合作社,积极投身于香菇种植产业。阳宇会村玉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艳芳巾帼不让须眉,在积累香菇种植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才艺借助快手平台“助农女”积极宣传城庄枣木项目品牌。优越的营商环境、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优势,还吸引回丛罗峪镇返乡创业青年郭翔来城庄投资发展食用菌和电商产业……
“我们镇今年回引的7个在外创业青年,目前已流转当地的200多亩土地,建起了300多个香菇大棚,总投资达到2000多万元。”镇人大主席高艳国在主持座谈会时欣喜地介绍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快速带动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城庄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大力实施城庄镇“两带六区”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城庄特色产业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产业“特”“优”战略,全力打造“城庄枣木香菇”特色品牌,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确立了以枣木香菇为主导的强镇富民特色产业,构建起“党建+基地+产业园区+农户”的深度融合新业态。2021年4月,城庄镇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级枣木香菇产业强镇,枣木香菇成功入选 2022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与此同时,创新党建模式,成立联合党委,在阳宇会村菇隆农牧业和小马坊村万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党小组,推动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纳贤合作作为加快城庄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从而使全镇上下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大发展势头。
“我们当干部就要谋发展,就要担当起带领一方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重任。镇村两级干部要把招商引资、实施人才振兴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强镇项目落地见效。”县委常委、城庄镇党委书记孟飞就招商引资、创优营商环境、人才回引、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在座谈会上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他希望镇村两级干部要在工作中树立发展、服务、项目三种意识,承担产业建设项目主体的返乡创业青年要树立合法经营、开拓市场、抱团发展的理念,不负众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引领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镇党政班子成员、片长、镇政府产业发展负责人、镇联合党委书记、党委成员、镇国土所所长、各村支书、主任参加座谈会。王海燕、张峰、刘海红、郭翔、李艳兵、郭小飞、刘保、王艳芳、刘兰平、韩秋平、刘继顺等返乡创业青年和创业典型分别在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