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临县通用航空机场项目
二、招商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名称:山西翔云山鹰通航有限公司
(二)单位地址:山西省长治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行北路197号
(三)单位简介:山西翔云山鹰通航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司主要从事通航机场建设及综合通航运营、航空信息咨询、初堪、空域分析、通用机场规划等相关工作,针对不同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提供机场的选址、咨询、手续报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中的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建成后的机场管理和通航综合运营服务。
注:如有其它内容可适当扩展。
三、申报方向
项目所在的行业类别,以及所处产业链位置。
临县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属于交通运输大类,所属行业类别主要是民用航空的一部分,它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通用航空活动主要包括商务飞行、空中游览、航空医疗救护、抢险救灾、农林植保、飞行培训等。项目的机场建设、机场服务、航空人员培训、航空器维修保养等通用航空运营处于通用航空产业链的中游,其应用市场,如公务飞行、工农业应用、抢险救援、娱乐活动等处于航空产业链的下游。
四、项目市场前景(插入项目宣传图)
(一)行业概况;(二)市场需求分析;
(三)产品(项目)市场竞争力分析;
(四)产品(项目)市场占有率等前景分析。
注:结合数据化、量化资料进行分析论述,不少于500字。
五、项目基本情况
(一)包括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和立体交通网络高速发展需求,国家对通用航空的发展非常重视,开放了低空空域,并鼓励和要求地方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国家发改委、民航局等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通航规划和相关政策。山西省作为继重庆之后全国第二个通航示范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山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晋政发[2021]33号文件);2022年3月29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山西省“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晋发改交通发[2022]106号文件);2022年4月吕梁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的方面的专项规划,打造“1+21”的通航设施网络,临县通用机场是《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规划布局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五处的其中之一。
(二)建设地点:
吕梁市临县。(以最终机场选址位置为准)
(三)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临县通用机场近期拟按A1类通用机场标准建设,跑道长度1200米,宽度30米,翼展小于24米,目视飞行,飞行区指标为2B,满足直升机、小型固定翼飞机起降要求。综合国内现有通航飞机种类和型号,确定机场设计代表机型为小型固定翼飞机。项目拟占地400 亩。主要建设项目包括跑道、停机坪、机库、综合航站中心等设施。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拟定总投资约2.5亿元。
六、项目优势分析
(一)区位交通优势;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毗邻京津冀,有着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发展新区。途经县境的铁路有三条,分别为晋中南出海通道、太兴铁路、太中银吕临支线;高速公路有两条,分别为太佳高速、西纵高速。吕梁机场距县城40余公里。
(二)自然资源优势:
临县国土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居全省第2位。临县资源富区,红枣种植面积82万亩,正常年景产量达3.6亿斤,被誉为“中国红枣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含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6%,储量311.75亿吨;煤层气储量4000亿立方米,紫金山钾矿为全国三大富钾矿之一。
(三)旅游资源优势:
碛口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黄河风情、晋商文化、革命遗迹、明清建筑于一体。碛口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区西湾村、李家山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丰富旅游资源为低空旅游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人文资源优势;
临县是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的解放区之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央后委长期驻扎临县,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临县伞头秧歌、临县道情、临县大唢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011年临县被命名为“中国伞头秧歌之乡”。这些人文资源更加丰富了航空文化。
(五)气候环境优势;
临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雨较少。自然环境良好,适宜全年飞行,时间充裕,有利于培育通用航空应用市场。
(六)航空网络优势;
省域通航运营网络方便,机场与周边地区的通航网络互联互通,形成区域通航网络,并进而辐射全国,有望成为全国通航的重要节点。
七、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目前处于筹备阶段。
八、项目效益分析
通航综合运营有逐步增项,逐步拓展的特点,因此效益会有明显递增的特征。
第1—2年,运营项目创建阶段,年盈利1000万至1500万元,本阶段收益2500万元,保持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
第3—5年,市场培育,快速发展阶段,年盈利2000万元至4000万元,本阶段收益9000万元,累计收益1.15亿元,收益逐步增加。
第6—10年,项目成熟,稳定盈利阶段,年盈利5000万元至8000万元,本阶段收益3.25亿元,累计4.4亿元,项目投资全部收回,并有盈利。
10年之后,高回报收益阶段,年盈利业1亿元以上,链条延伸、服务领域扩展、带动性显现,全面提升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