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1社区23行政村)兴林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薛家圪台、郝家塔、兴仁里、杏洼、光明、林家坪、张家焉、徐家焉、荞麦斜、新民、白草、南圪垛、马罗塔、滴水局、高家山、白家峁、苏家坡、薛家焉、麻焉、南沟、丰山、庄上、林家焉村。
地理位置:林家坪镇位于临县县境南部,湫水河下游,介于北纬37°37'-37°45',东经110°50'-110°56'之间,东与离石区枣林乡、招贤镇、三交镇接壤,西和刘家会镇、碛口镇相连,南邻柳林县、碛口镇,北靠刘家会镇、三交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全镇最高点在龙王殿山顶,海拔1101.9米;最低点在南圪垛河滩,海拔711米。248省道(三大线)、郝从线、林招线、南庙线纵横交汇,瓦日铁路纵贯过境。
自然资源: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铝矶土、石油、煤层气等。其中煤炭、煤层气资源丰富。煤炭属中国河东煤田区,储量14.02亿吨,地质储量17.75 亿吨,可采煤层有4#、5#、8#、9#,煤质优良,其中4#、9#优质主焦煤被誉为“国宝”。已经开发的有华烨煤矿,位于滴水局村,矿区面积6.971 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9533亿吨,可采量0.88亿吨,年产量120万吨;离柳鑫瑞煤业,位于苏家坡村,矿区面积4.231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0.5437 亿吨,可采量0.42亿吨,年产量120万吨。
农业:2020年,耕地65239亩,秋粮播种面积 43692亩,秋粮总产量3176067公斤。主要种植玉米、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53亩,主要种植花生、葵花、蔬菜等。
林业:有两千多年的红枣种植史,红枣树种植面积1.8万亩。近年大力开展红枣林提质增效工程,2016年,在南圪垛村实施了红枣提质增效林630亩。2017年,在南圪垛、兴仁里、薛家圪台、林家坪4村实施了红枣经济林提质增效4530亩。2018年至2019年,在杨家山等14村实施红枣树提质增效11500亩。薛家圪台、光明、高家圪台实施红枣树品种改良900亩。薛家圪台、光明、南圪垛村高家圪台实施红枣树品种改良900亩。2020年,南圪垛、薛家圪台红枣树提质增效基地1796亩,高家山等7村实施红枣树提质增效3000亩。薛家圪台等3村实施红枣树品种改良900亩。
畜牧业:以饲养猪、羊、鸡为主,2018年,南圪垛村投资62万元,成立临县佳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杨家山村投资90余万元,成立圪梁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5000只。2020年,白草等村投资300余万元,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5个,共养鸡20000余只。张家墕等村投资320余万元,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4个,养殖肉牛150余头。新民等村投资180余万元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8个,养羊3000余只。寨峁上等村投资280余万元,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6个,养猪1800余头。
交通:镜内有瓦日铁路,248 省道,郝从线、南庙线、林招线、结刘线、招庙线等干线公路,村村通等级公路。
光伏项目:2016年,林家坪、南圪垛两个村组织实施了3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郝家塔村实施460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白草、新民等14个村实施178.88千瓦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兴仁里、薛家墕、徐家墕等9村在乔头统一流转土地,组织实施了2780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高家山、乔麦斜、杏洼、光明4村实施10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20年3次共收益168.8万元,已全部分配到村到户,用于深度贫困户增收、公益岗位用工、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2021年,全镇村级光伏7180千瓦,共收益520.6017万元。
名胜古迹:(1)古遗址:沙垣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厚约0.5米,断崖上暴露残陶窑1座,采集龙山文化白燕类型的夹砂灰陶绳纹瓮、绳纹鬲等器物残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光明村东周遗址,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的泥质灰陶片。纹饰有弦纹、绳纹等。器型有罐、盆、瓮、板瓦、筒瓦等。(2)石刻:白家峁村明代嘉靖二十三年成氏墓,八边形柱体碑刻。徐家墕村明代古墓塔碑刻。清代碑刻有乔头、张家墕、庄上、丰山、兴旺山等10余通。(3)红色文化旧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绥工业部旧址,军工二厂、四厂旧址。西北军工烈士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产业:香菇种植。2017年,建设林家坪村、兴林社区两个香菇园区,建成21个生产大棚,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建成9个大棚。2018年,建设南圪垛村香菇园区建成30个大棚,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建成17个大棚,三个香菇园区总投资1000余万元,共投放菌棒100万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