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帮助农民驱穷致富

发布时间:2025-01-16 14:42:51 来源:农业局

  • 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帮助农民驱穷致富

临县是吕梁地区传统农业大县,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万亩,辖23个乡镇472个行政村32个社区。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65.29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54.54万人,全县有脱贫户76698户190525人,监测对象7504户16281人。监测对象占脱贫人口比例为8.55%,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3年,临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为9503元,较全省水平低8174元,较全市水平低4179元,但是增速为9.5%,高出全省水平1.2个百分点,高出全市水平0.2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居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推行了正确的产业政策,着眼“三个提升”,立足三大优势产业,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全力打造七大品牌,真正在产业发展上倾注“赤子心血”,用足“绣花功夫”,“抓产业”带动稳定增收。

一是始终坚持农业特优发展。临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加大力度支持脱贫人只增收若干措施》,出台了51项惠农利农政策。全县共投入衔接资金5.14亿元,用于联农带农产业3.3亿元,实施产业类项目88个。其中,实施红枣林提质增效、枣芽茶、枣花蜜等枣源经济项目6万亩、核桃等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7万亩;全县食用菌规模达到3000万棒;前青塘村粽子销售额达到7500万元;生猪年出栏规模达到100万头。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户,创建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区7个,使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5户,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4户。打造县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区4个。通过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惠及脱贫人口5万人以上。人民日报以《临县:一朵食用菌,卖到3亿元,有啥秘诀?》《结合电商,打造品牌一山西临县前青塘村一发展特色粽业·助推乡村振兴》为题,报道了我县培育产业带动增收的典型做法。

二是唱好产业振兴的重头戏。近几年,我县针对乡村产业总体规模较小、主体较弱,特别是产业链条较短,同质化、初级化等突出问题,用心琢磨“土特产”的内涵,以打造和创建特色产业镇、特色产业村和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示范园为抓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重点、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应带尽带、全面联结农户,严格落实“实施一个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壮大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一个产业链发展、带动一批脱贫户增收”的政策要求,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村强镇等各类平台主体建设,积极构建农林牧并举、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努力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三是全力建设特色产业村镇。我们坚持集中技术资金多方面优势,聚焦重要项目,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绘制“22255“产业蓝图,即:壮大两个乡镇产业龙头”(即城庄镇国家级枣木香菇产业强镇和大禹乡省级辣椒产业强乡),“强化两个红枣专业镇”(即兔坂、丛罗峪2个市级红枣专业镇),壮大“二十个专业村”(即开阳红枣、玉荐核桃、正街干馍馍、青塘粽子、南庄、小马坊食用菌,杜家沟生猪、 安家庄中药材、张家湾杂粮、寨则坪蔬菜、佛堂峪蜂蜜、雷家碛农产品加工,王家峪、郭家塔红枣加工等);重点打造“五大特产专业镇”(即三交干馍馍、城庄白文食用菌、兔坂克虎红枣、安业粽子、白文牛羊养殖),集中建设“五园五区”:即白文养殖示范区、兔坂克虎红枣产业示范区、雷家碛有机旱作示范区、白文千亩食用菌示范园区、三交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五个示范区”和临泉农产品加工园、三交蔬菜示范园、木瓜坪食用菌示范园、城庄休闲农业示范园、玉坪核桃产业示范园“五个示范园”。

四是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继续采取主体带动模式、劳务联结模式、租赁联结等多种模式,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主要体现在对现有省、市龙头企业的惠农政策方面,特别是食用菌、红枣、核桃的收购、生产方面;推行扶持政策挂钩量化和龙头企业认定挂钩量化模式,将联农带农机制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条件,提出量化条件和方法,并将联农带农机制作为龙头企业认定的前提条件,确保农民多得利,新型主体多产粮,主要体现在雷家碛、清凉寺、城庄等乡镇高粱、大豆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当中。

五是依托三大优势产业,打造七大品牌。引导撬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探索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提升乡村产业链水平,对生猪、红枣、食用菌三大优势产业实行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红枣、核桃、枣花蜜、枣木香菇、枣芽茶、青塘粽子、肾型大豆7个全国名特产品品牌和六大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创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典型。

1.在三大优势产业方面:

(1)  继续争创“临县红枣”“临县核桃”特优农产品品牌。

临县被农业部评为“天下红枣第一县”,红枣种植总面积82万亩,最高年产量1.8亿公斤。为推动我县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从2020年至2024年,我们先后投资2.15亿元,实施15个红枣产业项目。主要有:争取贴息贷款5000万元,扶持发展碛口红、枣源地等六家中型红枣加工生产企业;在全县10个红枣主产区乡镇投资1000万元,打造红枣产业振兴示范村3个,每村投入200万元(连续实施5年);投资1300万元扩建兔坂克虎红枣市场,包括建设10000平米的冷藏库一座;投资350万元用于在建设红枣设施大棚300亩;投资500万元,建设1万亩红枣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投资1200万元主要用于打造沿黄5个乡镇红枣经济林科技示范园;投资1000万元用于开展红枣病虫害防治(枣锈病、防裂果)作业;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刘家会、丛罗峪、雷家碛红枣芽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投资50万元用于收购红枣叶;投资200万元用于临县红枣、红枣芽茶、枣花蜜宣传推广,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打造“临县红枣”区域公共品牌;投资100万元用于沿黄246个村推广支持和推广红枣种植采收机械和红枣色选机;投资50万元用于支持红枣粉研发,力争将红枣粉细度从目前的80目提高到300目,更好用于深加产品的生产。

(2)打响临县特色养殖产业品牌。加大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力度。2023年全县生猪出栏力争达到35万头,奶牛和肉牛养殖量达到1.1万头,羊存栏达50万只,蛋鸡存栏达到220万只,饲草料加工达到30万吨。2024年,按计划铺开年屠宰能力为100万头的生猪屠宰线项目建设,加快白文镇石家塔数字化生猪养殖场建设,

(3)全力做强做大“临县枣木香菇”特优农产品品牌。2018起,临县县委、县政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相继制定出台《临县脱贫攻坚农业产业扶贫补助政策》《临县2021年农业产业补助政策》等文件,县财政整合各类资金,累计投入1.92亿元,并与县工行达成香菇贷,落实贷款3600万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建成中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临县研发基地,建立了年产300万袋的优质食用菌菌种繁育基地,与西部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中心签订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南鲁山食用菌协会结成合作伙伴,因引进了“七河、8号、9号”“0912”“808”等优良品种,新开发出来的枣木香菇,在202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全县有13个乡镇、46个村建设了92个新型经营主体、98个生产基地和园区从事菌业发展,整条产业链带动8000余户,19000多人从业,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2023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至4800亩,种植规模3000万棒,产量突破2.3万吨,产值达3亿元,产品不仅畅销成都、郑州、上海、北京等地,市场前景良好。

2.在七个全国名特产品创建和产业链发展方面:

(1)创新推出“临县枣花蜜”“临县枣芽茶”特优农产品品牌。在全县先后设立400个养蜂场标志牌,新建蜂蜜冷藏库500平方米,为100余养蜂大户(30箱以上)发放1100余个标准蜂箱。注册“临县枣花蜜”公共区域品牌,2023年全县养蜂乡数达到20万箱,产值2000万元。2024年计划投资300万元,在大禹乡打造一个中国枣花蜜交易市场,并建立一个大型的标准化“临县枣花蜜”加工厂,力争3年内全县养蜂乡数达到30万箱,将临县建设为全国最大的枣花蜜生产基地。在刘家会镇罗产焉、丛罗峪镇堡则峪村初步建设500亩红枣芽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借助山西药茶产业发展项目,继续推进“临县枣芽茶”产业的发展。

(2)深度打造“青塘粽子”特优农产品品牌。制定“临县青塘粽子”生产标准,注册“临县青塘粽子”区域公共品牌,成立“临县青塘粽子”协会,加强“临县青塘粽子”品牌保护,加大“青塘粽子”特优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拓宽销售市场。2023年青塘粽子企业发展到34家,年生产达到8500万只,产值8300万元,销售总额达到7500万元。2024年,力争青塘粽子销售达到1000万只,产值1亿元。

(3)稳步推进“临县肾型大豆”特优农产品品牌。建立临县肾型大豆种子开发研究机构和繁育基地,筛选和开发培育临县肾型大豆优质种子,2023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根据国家2024年大豆种植补助项目,今年我们要实施“临县肾型大豆”增面提产工程,确保完成大豆种植面积24万亩。

(4)加快打造“临县核桃’特优品牌”。临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群众受益较早,种植管护技术全面、积极性较高。近年来我们以省级龙头企业山西欧莱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带动临县核桃产业发展的链主,已完成核桃提质增效 25万亩,2023年产值达到4500万元。

2024年,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农业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 我们将继续重点围绕红枣、核桃、食用菌、生猪、粽子等特色产业,突出打造白文养殖示范区、三交生态食品园区、城庄农文旅康融合区、白文千亩食用菌园区、大禹生态农业综合园区、碛口黄河生态养鱼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深化培育临县红枣、青塘粽子、三交干馍馍、枣木香菇等一批特色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以功能食品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精细化发展带动全县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功能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临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16日

主办单位:临县招商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武汉米学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 ) 临县招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4086740号-1